第206章 愚公移山,风吹博浪沙

  元初六年,三月季春。

  羽林军骑马散开。

  呈半圆将车队保护在内。

  铁牛率亲卫安营扎寨。

  当地郡守则将所需粮草送来。

  天子巡狩可不是一拍脑袋就行。

  数个月前,就已做好规划。

  沿途郡县都需提前准备。

  就类似是行军。

  每日行进多少都是有规划的。

  “卜阁主可还吃得消?”

  “有劳奉帝担心。”卜算子淡定抬手,“老朽许久未曾下山,此次正好是当游历民间,看看大奉的大好河山。”

  “那就好。”

  奉帝面带微笑,介绍道:“此地为三川郡阳武县,这块地方被誉为博浪沙。四周有大泽和芦苇,且有诸多野鸭,常有猎户在芦荡地中搜寻。”

  “博浪沙……”

  春风吹过。

  宁阙抬起头来。

  这片沼泽地可不好走。

  车驾多次陷进泥沙中。

  他们这才暂时修整。

  奉帝看向远处,“卜阁主可看到前方留下的车辙?”

  “嗯。”

  “各国车驾大同小异,而轮轨相距不同。大奉以六为吉数,故相距六尺。而大商则用七尺,高句丽五尺余……这就令行商很麻烦,有时就会翻车。”

  “的确。”

  卜算子点了点头。

  早些年时,神州更为混乱。

  小国林立,军阀割据。

  他们有自己的制度。

  那时候战场主力还是战车。

  所以各国战车都不相同。

  就像这一道道车辙,如果是相同的轮距,车驾便可沿着车辙而行,反倒会很平稳。若是轮距不同就麻烦了,稍不留神就可能翻车。

  “所以,历代奉帝都要统一神州。”

  “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地长治久安。”

  “卜阁主,你认为呢?”

  卜算子只是浅笑点头,没有多言。奉帝确实有些本事,根据这小小的车辙,就能引申出统一的话题,借此佐证自己用兵的合法性。

  “郡守,将簿册取来。”

  “诺。”

  三川郡极其重要。

  是大奉东出的必经之路。

  当地有河、洛、伊三川而闻名。

  郡守是丞相长子,司马骜。

  镇守三川郡数年,颇有才干。

  军政一手抓,治理得井井有条。

  司马骜已过而立之年,他和弟弟司马翼是大奉青壮派最出色的。两人一文一武,享誉盛名。

  他将早早准备好的簿册递上。

  他数月前就已得到消息。

  奉帝即将东巡,封禅泰山。

  从那天开始,他就在着手准备。

  奉帝没有隐瞒的意思。

  将簿册摊开在桌上。

  甚至是让卜算子亲自看。

  “二百多年前,三川郡是魏国的。”

  “后来魏国衰弱,被大奉击败。”

  “现如今已是我大奉疆土。”

  “阁主也可看看,三川郡如今是百姓安乐。去年粮食大熟,家家户户都有两年以上的存粮。囚徒罪犯连年减少,当地又修了两条官道和水渠。同时增修了三处大型粮仓,用以平准粮价。哪怕去年遭受蝗灾,粮价都没超过百钱。司马郡守,你做得很不错。”

  “臣食奉禄,自当为上分忧。”

  司马骜抬手作揖。

  卜算子耐心翻看,连连赞赏。

  “所以,这就是统一的意义。地大物博,才有谈和平的资本。世人也常言宁为太平犬,不做乱世人。两百年前,很多人还不死心,想要复立魏国。可现在,还有人会提魏国吗?”

  历史就是如此。

  不是一成不变的。

  最开始确实会有痛点。

  可等个两百年,还会有吗?

  三川郡如今是大奉顶尖大郡。

  常住人口超过五万户。

  郡内水系发达,河流交错。

&e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