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10

妇人微微松了口气,但仍有几分忐忑,小声地发问:“那个……我们只知道永安陛下是个好皇帝,但不知道,这洛阳的长官还有那留守在此的将军是什么样的人。他们长得会凶神恶煞,办事蛮横吗?”

  刘勃勃和苻晏对视一眼,忽然各自笑出了声。

  这前来洛阳投奔的百姓已不知有多少了,但他们还是头一次听到这样的问题。

  苻晏年长稳重,刘勃勃却是已经忍不住摘下了草帽,指着自己那张俊俏的脸,一边笑一边发问:“敢问,您觉得这张脸凶神恶煞吗?”

  妇人愣住了片刻,缓缓了发出了一声“啊”的轻音。

  她骤然意识到了什么,话音猛地拔高,满脸都写着惊愕:“您——您是此地的将领?”

  刘勃勃摆了摆手:“不仅我是,她也是。”

  “可是……”妇人惊愕地看向了先前还被刘勃勃指给她们看的土方,难以置信,为何一个将军在干的是这样的体力活。

  “很奇怪吗,”刘勃勃道,“这洛阳地界早有民谣传开了,说将军挖渠多,是为了身先士卒。此地的水渠年久失修,若不人人都来搭一把手修缮,要如何保证粟米有水源灌溉,能够安然长成?”

  “您也不必担心我们会在此地当个土霸王,陛下在后方看着呢,哪会让我们为非作歹。”

  “不不不,我绝不是担心将军做恶事!”妇人脱口而出,“我是怕我们刚来此地,就被将军不管不顾地征兵!”

  她们怕的是这个!那又与逃离了狼窝再进虎xue有何区别。

  “征兵?”苻晏敏锐地意识到,这绝不是寻常情况下需要怀有的担忧,必定是这妇人还带来了什么特殊的消息。

  她连忙一步上前,恳切地答道,“您大可放心,洛阳不是征兵,而是募兵,如今也兵员充沛,不会让你们被迫入伍。我是陛下委任的洛阳长史,督办此地的军务与民生,可否告知于我,到底发生了何事?”

  那妇人舔了舔有些干裂的嘴唇,又看了两人各自一眼。

  大约是将领也在挖水渠的情况,或多或少给她带来了一些震撼,也给了她这外来者一些信心,让她在片刻的迟疑后终于开了口:“不瞒您说,我们是从上党逃亡过来的,祖上其实是汉民,但先后为燕国和魏国驱策奴役。”

  “我们决意启程来洛阳,投奔天幕说的圣明之主时,恰好见到了魏国的一路大军从上党越过太行,说是要往邺城去。随行的兵马起码也过万。幸好我们躲藏得快,才没被征用入军中。”

  刘勃勃和苻晏彼此一看,都看出了对方眼中的警惕与惊愕!

  苻晏连忙追问:“还有其他情况吗?”

  那妇人思索了一番,补充道:“领兵的人是……是魏王后!”

  魏王后?这个消息比魏军出兵邺城还要让人惊愕。

  “魏王后是谁?不是说魏王只有夫人,后位空悬吗?在这种时候他怎麽会突然立一个王后?”

  可这个问题并未从这群上党遗民处得到解答。她们所知道的也就只有这些了。

  不过就算如此……

  “这消息太关键了。”

  刘勃勃背着手,走了一圈。

  他比任何时候都庆幸,自己听从了苻晏的建议,在这里帮洛阳百姓做点实事,也看起来是个平易近人的样子,才让对方把消息说了出来。“不管魏王后是谁,这都意味着,魏国出动了一路非常重要的兵马,抵达了邺城。”

  苻晏眸光肃然:“邺城曾被你攻破。”

  “是。”刘勃勃答道。

  “那你觉得,他们为何要派出这一路?”

  苻晏问出这问题的同时,自己心中也已在疯狂地思索,唯恐她明明提早获知了这条消息,却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判断。

  更怕的是会因为这个错误的判断,而做出一个不够理智的决定,影响到了陛下统一天下的大业。

  这二人又不知,桓玄已带着“慕容会”夺取了中山,威逼魏国的疆土。他们只知道,邺城的方位有多重要。

  于是,他们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得出了一个结论——

  “不好,魏军他们要挥兵南下!”

  第102章 弄假成真又如何?

  谢灵运还在斟酌下一篇诗歌因童谣攻势的暂时休止,应该改为写些什么,就被这猝不及防的消息砸在了脑门上。“怎麽……怎麽就突然要开战了呢?”

  他还没做好这个准备呢。

  “树欲静而风不止,这就是当下的情况!”苻晏冷着一张脸,语气凝重地答道,“陛下不希望值此灾年开战,也不希望才经历了洛阳之战,府库中又需要支出一笔平定北方的巨大开支,但魏国和秦国想打。陛下在建康取用贤才,田税改革的影响正值扩张,时间越久,那两方就越是温水里的食材,他们怎能不急!”

  “姚兴这边,还可以说是因为法师的影响,先修内政,以定心神,没那麽快再度展开攻势,那魏王拓跋圭却已销声匿迹多时,势必会展开下一步的行动。”

  “销声匿迹倒未必。”刘裕开口反驳。

  他是因苻晏的传讯,匆匆自函谷关赶回的,此刻面容上仍有几分困倦之色,但话一出口,众人便不难听出其中的笃定。

  见众人的目光都转向了他,刘裕道:“在妙音法师入关中前,姚兴所做的一系列应战举措,都不似他一个人完成的,恐怕拓跋圭已用另一种方式与他联手。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