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追击残余鬼子,华夏最后一战

占几十座城池。

  国军豫州部队伤亡10万人,40万大军溃败。

  湘军第10军孤守47天,最终城陷,伤亡1.7万人。

  各个铁路干线及公路被日军占领。

  国军士气低落。

  一触即溃,一战就逃。

  而且撤退途中还被日军各种追杀。

  几个月时间内。

  国军伤亡五十万人。

  日军伤亡十万人。

  146座城市沦陷。

  20万平方公里土地被占领。

  三百万百姓流离失所。

  山城。

  常凯申被打蒙了。

  为什么明明装备都这么好之后。

  国军依旧不堪一击。

  一定是因为手下将领指挥混乱,官兵畏战。

  他暗暗下定决心。

  吸取这一次的教训。

  之后的大战役一定要亲自指挥,用他统帅的超凡能力去扭转战局。

  他当即下令枪决擅自撤退的第93军军长以整肃军纪。

  因为丢失多地的粮食供应。

  交通运输也被中断。

  国府区米价暴涨数倍,山城有教授饿死在街头。

  此事激发了知识群体的大规模抗议。

  他们对常凯申的信任度骤降。

  八路军燕京总部。

  曼丽发表文章。

  批评常凯申消极抗日,四处搞摩擦倒是很积极。

  要不是八路军处处忍让。

  现在早已在外敌入侵的情况下,同室操戈。

  美丽国代表史迪威很愤怒。

  给罗斯福提交报告。

  说国军懦弱无能。

  罗斯福皱眉,看来要招募一些华夏志愿者加入美丽国的指挥体系才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要不然单独靠常凯申,以后根本干不过八路。

  也就是雇佣军加仆从军的模式。

  对此。

  常凯申极其不认可。

  一个美丽国佬竟然想指挥他作战。

  谁才是军校校长。

  谁才是教导出无数战将的领袖。

  即便是美丽国的西点军校,也不配和华夏的黄埔相提并论。

  伦敦。

  丘吉尔对常凯申的表现非常鄙视。

  表示再也不相信常凯申。

  反而积极和麦克阿瑟联系。

  东南亚战事不再征求华夏的意见。

  樱花国东京。

  东条英机长舒一口气。

  虽然损失有点大。

  但是他很满意。

  这一次的战果足以提振国内的信心。

  这是华夏战场久违的胜利。

  默默积攒了这么久的家底,一次性爆发出来。

  给予华夏重重一击。

  华夏各地百姓彻底不信任常凯申。

  纷纷自发组织抵抗军。

  民间武装数量暴增。

  他们没有武器便去打劫国军的武器。

  竟频频得手。

  然后民间武装再用这些武器去打击鬼子。

  之所以对国军动手。

  是因为这些国军将领都不当人。

  他们不但各种苛捐杂税。

  还贩卖烟土祸害百姓。

  早已失去了民心。

  军队的马车载的不是武器弹药,而是走私货物。

  更有甚至,国军在撤退途中,还不忘糟蹋妇女百姓。

  国军的大溃败和没有百姓支持有较大关系。

  而之所以城市纷纷沦陷。

  是因为国军将领在日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