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建安年

  李讲回京第二天,便有一则重磅消息从皇宫中抛出。

  唐帝宣布,将年号“永福”改为“建安”。

  并在建安一年夏天,举行大唐历史上第一次科举考试,选拔人才。

  而文王李讲,德才兼备,功标青史,将担任第一次科举考试的主考官。

  在负责命题的同时,李讲还将要监管各地考试,参与判卷的工作中!

  “天啊,李讲不愧是李讲,一回来就做出这么大的动作!”

  “《科举法》通过的时间都快接近一年了,至今还未成功进行,我还以为要搁浅了,这才放弃了读书,没想到!!!”

  “传说中的科举终于要出现了吗?太好了,皇天不负有心人,我若金榜题名,来日必当报效百姓!”

  一石激起千层浪。

  面对这则横空出世的消息,各地的反应都相当的激烈。

  对于读书人而言,自然是天大的好消息,如同照破黑暗的一缕曙光。

  一群人欢欣雀跃,手舞足蹈,群情高涨,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参与科举,

  但对于靖王一党而言,这却像是一道晴天霹雳,劈得无数人外焦里嫩。

  靖王府。

  靖王一党的核心成员几乎都聚在这里了,连三皇子都坐在其中。

  每一个人的脸色都相当难看,愁云密布,时不时地还伴随着叹息。

  三皇子腾地拍桌起身,怒目圆睁,“妈的,谁要是再叹气,本皇子就将他舌头割下来!”

  在座的人们顿时缩紧了脑袋,大气不敢喘。

  没多久,门外便传来了一道清风徐来般的声音。

  一位俊秀清瘦,白发如雪的男子走了进来。

  “殿下,皇后养病期间,还是少说这种话,积善积德。”

  靖王来了,一对眸子还是如水般的淡泊,喜怒不形于色,城府深不可测。

  “王叔。”

  三皇子强行压下心中的火气。

  他的样貌还是很年轻的,但是眉宇之间,却多了几分憔悴与疲惫。

  因为,皇后生病了。

  而且还不是寻常的疾病,短短数月间,头发、瞳孔、皮肤,变得苍白无血色。

  太医院许多医生出面,结果都是束手无策。

  大唐的长公主,皇后的嫡女,就是患了这种怪病不久后撒手人寰,离开人世。

  如今皇后也出现了类似的症状,三皇子怎么可能不分神?

  更别说,在这个关头,李讲还回来了,有所动作。

  “还不是这个李讲害的,真不知道父皇是中了什么邪,这般看重他。”

  三皇子恨恨说道:“通过科举也就罢了,居然将一系列的权利都放在了他身上,这叫我们如何是好?”

  这是所有人的心声,忧虑所在。

  靖王面不改色地入座,左右环顾,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他的身上。

  有的人脸色发苦,有的人一脸颓废,有的人愤怒,有的人则不甘。

  每一位的情绪,实际上都是底下成员的缩影。

  通过他们,靖王不难发现,自己执掌的党派已经动摇。

  人们越来越忌惮李讲了。

  这并非是没有原因的。

  且不说李讲崛起的速度之快,骇人听闻,超出所有人的想象。

  只要不发生意外,将来的成就必定无法限量。

  就光提这一次科举,由李讲主持这一件事而言,对于靖王一党,就是巨大的冲击。

  “殿下,这场科举要是成功举行,必然会有大量的读书人涌入官场。”

  一位官员忧心忡忡地说:“到那个时候,此消彼长之下,以后大唐的官场,还能有我们的立足之地吗?”

  就算他们这段时间,也招揽了一些文武双全的武夫,并叫他们参与科举。

  可是,这样的人,终究是凤毛麟角的存在,少得可怜。

  就算最后成功金榜题名,放眼整个大唐官场而言,恐怕也是杯水车薪,于事无补。

  正因如此,靖王一党的成员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才感觉天塌了,寝食难安。

  没有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进来,补充党羽。

  他们这些人的未来是怎样的,几乎可想而知。

  “科举制是李讲所提出的,陛下交由他来监管执行第一场科举,无可厚非。”

  靖王道:“这一点,我们谁也无法改变。”

  听闻这话,在场的所有人都感觉心底一沉,面无血色。

  “难道……连殿下您都对李讲束手无策了吗?”

  一位官员颤抖着声音道。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