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代价

  “太师真的打算去太易观?”

  靖王看似随意的说道。

  他与李讲并肩走在一起,好像两人不是政敌,而是什么伙伴一般。

  至于两人的对话,也只是闲聊,不是刺探。

  “既然太易观想要见我,那见上一面,又有何妨?”李讲道。

  他历经风波,心性成熟,已经是老练的小狐狸。

  这么一番回答下来,看似说了,实际上一个有用的信息都没透露。

  “北冥天灾啊……这可是连圣人都得饮恨的绝毒,太易观若是有解药,那代价恐怕了不得。”

  靖王微笑着看向李讲,“本王手头虽然不如太师宽裕,但若是有帮得上忙的地方,太师尽管开口。”

  人们跟在后面,大气都不敢喘,心里都跟明镜似的。

  靖王也不知道盼了多少个日夜,才盼到李讲中毒。

  他怎么可能真有那份宽厚的胸怀,去帮助李讲。

  所以,靖王真正想要表达的,还是里面的“代价”二字。

  这是在给群臣上眼药呢。

  暗示,就算李讲最后解决了北冥天灾,也必然将付出沉痛的代价。

  至于处境,更不会比如今元气大伤的靖王一党好到哪里去。

  果然,李讲听懂了,微笑着,绵里藏针,

  “君之牡丹,我之野花。我乃真龙护道者,紫微圣子,大唐太师,区区一点代价,就不劳烦靖王殿下操心了。”

  投之以桃,还之以李。

  众人听着就是汗毛都立起来了,大惊变色,震撼无比。

  几十年来,从未有人敢对靖王说出这样的话。

  因为,他是上一代九子夺嫡中,除了唐帝之外,唯一一位全身而退的皇子。

  连圣人都曾被他算计至死。

  寻常人谁敢对他不敬?

  而现在,这样的人物出现了。

  靖王一对眸子晦暗不明,就像是两口古井,深不见底,捉摸不透。

  过了片刻,他才面无表情地说:“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李讲,你的胆子太大了,不害怕本王杀了你?”

  此言落下,秋风萧索,空气中的温度都仿佛降了下来。

  无形之中,一道道气机升起,炽烈如日,锋锐而又凛冽。

  那是矗立在暗中,听从靖王号令的圣人。

  他如今展露出杀气,所以走在这里的官员没有一个人敢有动作,就像是踩在了万丈钢索上的人一般,心惊肉跳。

  难道靖王真要动手?

  一群人心跳如鼓,无人敢肯定靖王没有这种心思!

  一片死寂中,李讲缓缓转头,如刀锋般森然犀利的眼神划过靖王的脖颈。

  “靖王,该害怕的应该是你才对。”

  李讲忽然淡淡的笑了,语气冰冷,“你真的要跟一个将死之人拼命吗?”

  李讲的话,就像是凛冽寒冬里的一阵晚风,携裹着雪花,顺着人们后颈的缝隙,飘进了背脊。

  那一刻所释放的寒意,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

  众人头皮都仿佛要炸开了,毛骨悚然。

  “大胆!李讲你这是在威胁皇室成员吗?!”

  “李讲你想谋反不成?!”

  靖王一党的官员勃然大怒,又惊又怒,纷纷出言呵斥。

  但有一部分人是清醒的,心头凛然,非常忌惮。

  因为李讲说的太有道理了。

  他一个将死之人,什么抛不下?

  真若是发疯发狂,靖王府真不一定能够承受他的怒火。

  至于靖王,更是有可能死亡!

  过了足足片刻,靖王才面无表情的抬起手,暗中那可怕的气息悄然退去。

  “李太师真会说笑,还是早日回府,准备一下面见太易观的事宜吧。”

  靖王走了,将殿前的剑拔弩张,统统归于“玩笑”二字之上。

  一场朝会,轰轰烈烈的结束。

  许多原先不看好李讲,认为文相不在,他一个人独木难支,撑不起大局的人全都大跌眼镜。

  一个上午下来,不仅身为靖王左膀右臂的庄嘉平,被逼得告老还乡。

  而且,就连靖王向来倚重的安圣世家也遭受了问责。

  凡是与安知槐牵连上关系的,甚至当日负责对其考察的官员都被揪了出来,发落大牢。

  而这仅仅只是开始而已。

  所有人都知道,《义务教育法》刚刚推行,很多地方的监管还没完善。

  若是连一个知府,都敢虚报两万名学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